今天是:2024年10月05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新闻
【我的公交我的城】哈尔滨:冰城公交暖人心
文章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人气:1340 发布时间:2016-08-25

  八月的黑龙江哈尔滨,城市的风景和清新的气候同样宜人。一座座墨绿色勾边、建筑风格统一的公交首末站沿江矗立,每天数十条公交线路在几座大桥上来回穿梭,点缀了哈尔滨“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城市新貌,为市民生活方式带来了又一次变迁。

  量身定制 冰城出行新体验

  位于哈尔滨市通江湿地公交换乘枢纽站的交通展览馆,记录着哈尔滨交通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其中灿若星河的公交发展尤为瞩目:从1917年出现按线路运营的公共汽车客运,到1927年开通有轨电车,到新中国成立后率先开放公交市场,再到如今包括常规公交、地铁、轮渡齐发展的现代公交体系,展示出几代哈尔滨公交人的勤劳与智慧。

  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谭洪志介绍,近年来哈尔滨公交的发展步伐愈发强健,尤其是自2012年被确定为首批“公交都市”创建示范城市以来,哈尔滨着力提升公交运营服务保障能力,逐步实现了“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良好互动”,而这些互动在公交和市民的关系上体现得最为深刻。

  中国交通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哈尔滨市内坡路多,以前的公交车辆爬坡时经常抛锚,所有乘客要下车一起推车,曾是“哈市一景”;冬天,即使外面天寒地冻,车玻璃还要摇下半边,以防窗户被车内的“呵气”冻住。“以前,公交车上乘客苦,驾驶员也苦。”106路公交车车队队长陆群说。

  2012年以来,为哈尔滨量身定制的公交车陆续投入使用。节能环保、低地板、真空双层车窗的新车型,冬暖夏凉,让驾驶员和乘客直接感受到了“公交都市”创建带来的新体验。

  目前,哈尔滨市共5902辆公交车已经全部达到“欧四”标准,其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达到76.4%。“这也为哈尔滨的生态环境保护出了一把力。”哈尔滨市公交管理处处长牟志伟自豪地说。

  有理有力 公交发展破难题

  面对公交优先发展的“老大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难、落地难、运营难,哈尔滨亮出了解决方案。2010年,《哈尔滨市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出台,明确提出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新改扩建项目和人民群众出行不便的区域,必须优先考虑公交首末站或枢纽站的设置。

  这一规定大大改善了哈尔滨公交场站的建设运营状况。谭洪志告诉记者,哈尔滨充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的寒地城市智能公交项目资金,以及企业自筹、BOT、场站综合开发等多种措施,累计筹措建设资金21亿元,“实现了由政府单一投入向全社会参与建设的转变”。

  禹圣客运有限公司是哈尔滨市的民营公交企业之一,由其自行筹措资金建设的新三中公交首末站和全市标准一致,智能调度室、候车室、驾驶员休息室和食堂等设施一应俱全。公司经理顾淑丽介绍,该场站的用地由政府无偿划拨,由公司承运的84路车运营状况良好,正在计划购置一批纯电动公交车。

  四暖工程 暖行更暖心

  在天鹅湾公交首末站候车的王树清告诉记者,以前乘客需要到路边等公交车,寒冷的天气和摸不准的发车情况常常让人叫苦不迭,“现在完全不同了,站内候车室可以休息,还有IC卡充值、热水、卫生间,驾驶员的服务态度也一天比一天好。”

  谭洪志介绍,这些变化要归功于哈尔滨公交的“四暖工程”:暖车运营、暖库停车、暖屋候车和暖心关怀驾驶员工程。

  一个“暖”字,道出了哈尔滨公交的不寻常。之前,由于公交场站缺乏,哈尔滨大部分公交车只能在路边“过夜”,冬季零下30℃的严寒不仅缩短了车辆的使用寿命,也让驾驶员和乘客受够了罪。

  2013年,哈南公交综合枢纽站竣工,拥有近5万平方米的全球最大地下公交停车场投入使用,能满足400辆公交车暖库停车。牟志伟介绍,目前征仪路和民生尚都小区地下公交停车场相继投入使用,使哈尔滨的公交车入库率达到了52.75%,解决了公交车冬季停车的难题。

  哈南公交综合枢纽站内的另一个“大项目”更加引人注目。为了改善公交驾驶员的生产生活条件,哈尔滨依托黑龙江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开展试点的星级驾驶员公租房正坐落在哈南公交综合枢纽站内。

  哈尔滨市交通集团副总经理方恒军介绍,站内的324套“星级驾驶员宿舍”通过星级评定、摇号购买等方式优先满足优秀公交驾驶员入住,解决了一大批一线驾驶员的住房问题。

  “房子的建筑面积有60平方米,除了不能买卖,和其他的商品房一模一样。”已经入住星级驾驶员宿舍的39路驾驶员李波激动不已,“15万元能住上这样的房子,以前根本不敢想。”

  对于李波而言,这套房子极大地改善了他们一家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让他动力十足地投入公交事业。一股暖流经他传递到了万千乘客,还有更多的温暖随着公交线路在哈尔滨不断交织,一座以冰城著名的城市多了一张温情的名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