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报告
关于广州市发展冷链物流的几点建议
文章来源:曹雅晴 人气:24112 发布时间:2016-12-22

  要:本文通过分析广州市冷链物流产业的现状,探讨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冷链物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冷链物流  发展对策  政策建议

 

引言:今年6月,发改委编制的《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交通物流企业,规划建设危险品、冷链等专业化物流设施设备,完善冷链运输服务规范,实现全程不断链。另外,发改委联合十大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促进我国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提升冷链运输物流服务水平。随着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大,以及后续扶持政策的落地,未来医药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鲜花冷链物流及食品饮品冷链物流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在这样的政策指引下,广州市发展冷链物流笔者从以下三个部分做个探讨:

一、广州市冷链产业发展现状

(一)广州市冷链物流业发展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点领域。广东省出台的《广东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将大力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点领域。广州市各部门也加大力度开展相关的政策和规划研究,积极推动冷链物流产业快速发展,冷链物流需求得以释放,其发展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广州市产业物流发展规划》、《广州市现代物流发展布局规划》和《构建广州现代城市物流配送体系专项研究》等文件都将冷链物流列为重要发展对象。

1.冷链物流市场规模

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第一大城市,现有常住人口1292.68万,年易腐食品消费量达200余万吨,居全国第四位;2013年全市果蔬产量386万吨,肉、禽、水产类产量94万吨,全年都市农业总收入达1758亿元;此外,广州还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约占全省产值的14%。随着生鲜农产品产量、需求量和进入流通领域量的不断增长,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据统计,广州市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5%,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25%、40%、50%。此外,大型医药企业的干支线运输和高档鲜花的冷链服务也初具规模,随着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增速仍在加快。目前广州市冷链物流已从过去单一的肉食品、水产品,向医药、蔬菜、水果、花卉、熟食品、奶制品、快餐原料等多品种方向发展,服务范围由简单的冷冻储藏向“从田头到餐桌”全程冷链物流服务发展,冷链物流体系逐步形成。冷链物流业已逐步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2.冷库企业与冷链物流园区

截止2013年,广州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冷链物流相关企业近百家,全市冷链食品消费量达60余万吨,流通量达300余万吨,2010-2013年冷链配送需求年均增长率达10.8%;近几年,冷库建设规模以每年20%的增速增加,冷链物流营业额逐年增加。截止2013年底,广州市共有5000吨以上规模冷库40余座,冷库总容量超过80万吨,约占全省的50%;冷藏车保有量达1000余辆。在具体分布上,黄埔、番禺、白云、荔湾最为集中。从冷库投产时间来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1000吨以上规模冷库2000年以前的库容约有12万吨,2001至2010年间的约有29万吨,2011年至今的有21万吨。全市目前尚未有真正的冷链物流园。

3.发展存在问题

(1)冷藏、冷运设施缺口较大,配送效率低,操作管理亟待优化。从国内总体情况来看,广州市的冷库资源较为充裕,但作为拥有1300万人口的大都市,而且还要发挥华南地区冷链枢纽作用,其冷库基础设施明显不足。目前冷库容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难以满足庞大人口对冷藏冷冻食品的需求。在冷藏运输配送方面,广州拥有各类冷藏车1300余辆,虽然绝对数字较以前已有较大增长,但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总量、尤其是人均数字上仍有较大差距(德、英、法等人均保有量为我国的20倍)。

(2)冷链结构不完善,冷链企业发展不均衡

虽然食品安全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但由于基础条件缺乏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目前冷链结构极不完善,冷藏链断链现象严重。相关资料的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广州市易腐食品腐损率达15~30%,经济损失达到数十亿元。此外,广州的冷链企业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目前的冷链企业多以冷藏业务为主,冷藏运输配送能力较为缺乏,预冷、加工等水平更弱;同时在地域上,主要集中在白云、荔湾、番禺等区域,形式上表现为储存冷库多、流通配送冷库少的特点。集中在老城区的冷链企业同时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亟待改进。

(3)冷链标准、规范缺失

在冷链标准体系建立方面,我国冷链标准的制定工作相对滞后阻碍了冷链市场的规范与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虽然在食品流通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启动时间较晚,冷链标准体系仍不完善。调查发现我国食品质量标准近3000个,但与食品流通有关的仅100多个,标准体系对食品冷藏链保障普遍不足。广州市在食物安全质量保障上同样存在处理不规范、责任不分明的情况,冷藏链各环节的标准规范需要尽快编制,以便有效推动食品物流行业的行业规范、自律和发展,促进广州市食品冷链健康快速发展。

(4)预冷设备缺乏,食品预冷率低

在西方发达国家,目前预冷率已达80%以上。广州市虽然肉类、鱼类的低温冷藏链已有多年历史,但对于新鲜蔬菜的冷链却刚刚起步。各类易腐食品预冷率总体不足20%(奶、肉、水产品的预冷率略高),尤其是年产量近500万吨的果蔬类,在现实操作中,由于缺乏相关预冷设备,尤其是田间预冷设备,果蔬的预冷率不足10%,食品腐损严重,亟待改进。

二、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1、完善食品冷链物流领域相关的法规制度。

我市应根据广东省的相关条例和规划,率先制订专门针对食品冷链物流安全的法规条例,有效链接食品冷链物流各个环节的法规制度。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努力构建一个层级分明、标准统一、协调有序、覆盖全市的食品冷链物流安全监管体系。大力推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的实施,完善食品冷链物流环节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强制退市制度、召回制度及预警制度,对食品冷链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无缝隙监管,全面保障食品物流安全。

2.统一监管标准和监管模式。

要加快食品冷链物流地方性标准的制定,规范食品冷链物流企业的业务操作。要完善食品冷链物流的技术标准,向冷链物流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科学的指标体系,明确各大类具体产品的温度和湿度指标及储存期限。要在管理上应制定统一的作业标准,如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的作业流程、检验验货制度以及低温对接要求。

3.加大食品药品冷链物流的整体规划。

应制订我市冷链物流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消除目前冷链物流行业中良莠不齐的现象,鼓励开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业务,大力扶持符合标准要求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鼓励相关企业建立、运营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医药冷链信息平台等,运用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手段实现各职能实时监控。加快推动我市进入国家肉类蔬菜流通电子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名单,在联入全国追溯管理平台、打造全链条追溯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推进食品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政府可以通过创新基金、政府补贴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加快各种新型冷链物流技术的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和吸收,不断提高冷链物流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5.加强药品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研发使用

专业化的医药冷链物流需要高标准的设施设备支撑,为了提高我市医药冷链物流的整体水平,必须完善配套的设施设备。为使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质量提升,应加强恒温恒湿冷库建设,注重冷藏车(箱)等设施设备体系的配套完善,对提高我市药品冷链物流的整体运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针对药品的特性,设计具有多温控制系统的冷藏车,在一辆冷藏车上改变、冷冻控制区等多个温控区,实现共同配送,提高规模效益。

三、政策建议

1、强化要素保障。

优先保障从事鲜活农产品、药品储藏、加工的物流企业用电。加快推进和落实冷链物流企业用水、用电和用气与工业同价政策。保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用地。

2、加大财税支持。

各地财税部门要切实落实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家已出台的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应及时研究物流企业增值税抵扣不充分的解决方案。对纳税额增长特别突出的冷链物流企业,由当地政府从该企业当年税收增量中给予适当奖励。农产品、药品冷链物流企业享受农业企业同等优惠政策和财税支持优惠政策。

3、增加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我省冷链设施建设。从2015年起至“十三五”末,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块冷链物流专项促进资金,用于补助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各级财政资金要加大对生鲜农产品和药品冷链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冷链物流企业开展合作,创新金融方式,推广仓单质押等新型物流金融产品。

4、加快标准建设。

充分发挥物流协会、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加快组织制订具有广东特色的冷链物流行业地方标准。积极开展冷链物流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鼓励冷链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作者简介:曹雅晴,现就职于广州交通集团物流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