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报告
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现道路客运产业新跨越
文章来源:谢普乐 姚 茜 人气:20372 发布时间:2017-01-10

  :全面推进道路客运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新形势下交通运输业全面提质增效的迫切需求。本文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经营实践,对道路客运产业改革进行了路径探讨。

关键词:供给需求 集约 智慧服务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要“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强调要突出抓好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新形势下国家宏观调控重点由需求侧向供给侧的重大转变。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连接生产、消费的重要环节,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交通运输全面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对未来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客运行业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指引下要实现转型升级重大突破,需要顺应经济发展和行业趋势,通过改革供给模式、提升供给效率、补齐供给短板,培育道路客运产业推动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塑造、强化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一、道路客运产业发展新形势

“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阶段处于从“基本适应”到“适度超前”的过渡阶段,是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公共服务的攻坚时期,是行业体制增效升级、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的关键时期。随着交通运输全面深化改革,道路客运在“十三五”将面临新的发展形势。

1、“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与机遇

随着《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指出坚持改革创新和市场需求导向,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业态,打造新的增长点。可以预计未来互联网技术会在生产要素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优化和集成作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从产业层面来看,互联网技术一方面将进一步深化社会资源的整合,带动新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对传统产业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将为传统产业发展提供智能化支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在“互联网+”时代,道路客运产业的未来将是冲击与发展机遇共存。

冲击主要表现为以嗒嗒巴士、滴滴巴士等为代表互联网企业已正式进军城市巴士和直达班车定制市场,因其在智能交通、联网售票、车辆定制以及专车服务等领域,发挥着前所未有的经营与管理效能,给道路客运企业传统经营状况造成新的压力,并得到市场快速响应——滴滴专快车仅成立21个月便实现单日一千万订单需求量,并由一线城市运营逐步向二三线城市拓展渗透;仅2016年春运期间,“滴滴拼车”输送旅客达170万人次。道路客运市场空间在高铁、民航的冲击下,受到互联网企业的进一步蚕食。

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在降低社会信息共享的成本,推动道路行业实现供需信息平衡、满足出行需求等方面作用日益显现,又为道路客运企业改革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其一,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旅客出行与运输企业供需信息进行整合,促进道路客运供需信息趋于对称;其二,互联网技术促进道路客运行业运输服务信息逐步透明化,推进道路客运服务供需信息更加精准,服务品质更加适应市场需要;其三,依托线上的用车、售票平台将提供巨大旅客出行信息数据,互联网技术将会对道路客运行业大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准确定位,促使供需关系趋于对等。以上,为道路客运顺应趋势,满足社会日益增长多元化、高品质、定制化的出行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2、道路客运公益性地位日益凸显

在国家宏观经济进入经济增速的换挡期、产业结构的调整期和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交通运输格局呈现出“民航平民化、高铁一体化、城乡公交一体化、私家车普及化”发展态势,传统道路客运“长、中、短”途的市场空间均受到了压缩。这使得全国大部分客运企业收入和利润均呈现下降趋势,行业平均利润率不断降低。但道路客运的主导地位和基础性作用不会改变,其疏运和“兜底”保障服务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特别是在大力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趋势之下,交通运输部明确城乡客运的社会公益性定位,道路客运将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增强普遍服务和方便群众的作用,实现城市和农村居民共享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注重社会效益,通过理性回归,使行业平均利润率不断降低,公益性将日益突出。

3、城市群发展带动道路客运资源融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城市现代化的影响,形成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突破行政区域界限、以某个中心城市为核心联合其他周边城市组团的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参照发达国家经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后期,经济与人口会将向城市群集聚。而我国历史经验看,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城市群的发展历史也很好地证明城市群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

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对城市群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并将城市群提升到重要战略高度。城市群的发展带来人口增长和地域扩张将凸显为经济交往、人口流动增多等诸多优势,必将推动城市群内部客运交通联系日益加强。道路客运作为城市群主要的客运交通载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以本公司所在湖北宜昌地区为例,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三峡城市群”、“宜荆荆城市群”等发展规划支持城市群发展,以“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政策指引下,打破地域与行政壁垒,促进城市客运资源交流融合,为区域内道路客运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机遇。

二、推进道路客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要性

2016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超过29.1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8%。其中铁路客运量3.26亿人次,同比增长10.8%;道路客运量24.95亿人次,同比增长3%;水路客运量4260万人次,同比下降0.6%;民航客运量5140万人次,同比增长4.7%。作为全年交通运输的风向标,可以看出道路客运仍然是客运运输的主力军,但增长速度远低于铁路和民航。

铁路和民航客运量在“十二五”时期达到年均增速10%9%,这说明我国客运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同时也暴露出道路客运行业在交通运输体系迅速发展过程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无效供给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结构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成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掣肘。

1、企业主体结构性矛盾。

目前市场上道路客运企业数量繁多且规模相差悬殊,客运主体呈现“多、小、散、弱”的现状,造成组织化程度低,经营不规范、服务品质低下。此外,受行业发展局限,道路客运行业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道路客运企业难以做大做强,集约化程度普遍偏低。然而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人民群众在出行需求上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便捷舒适、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强。由于道路客运企业主体结构性矛盾,使行业在装备现代化、安全可靠性、服务舒适性方面均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差距逐渐拉大,服务品质滞后于交通运输服务整体发展。

2、城乡运力结构性矛盾

    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分离,造成了城乡运力在城市公交和道路客运的分割。历史上城市公交管理部门一般是城建部门,道路客运则是交通部门,因此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虽然在2008年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推动下,成立了交通运输部,实现了城市公交和道路客运在管理体制上的融合。但是受到历史局限和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城市公交国有资本占主导,而道路客运呈现国有、民营多种运行形式,经营管理上挂靠和公司化管理并存,由此引发运价不一致、服务不均等、安全管理薄弱等问题。

3、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客运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形成了以公路网布局一体化和客运枢纽布局一体化为代表高速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布局。特别是城市群发展推动了区域内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持续完善。

“十二五”时期道路客运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但仍与发展需求有较大差距:一方面在广大农村、中西部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制约,道路客运基本上处于粗狂方式的低层次发展状态,存在道路等级低、基础设施落后、路网等级差等问题,使得城乡、区域之间在基础设施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作为综合运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道路运输枢纽发展滞后,多数道路客运站场布局还需优化,不同运输方式的未能实现有效衔接,旅客安全便捷中转出行的需求亟待解决。

三、道路客运产业供给侧改革思路思考

“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为动力,以提高交通运输质量和效率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着力点,扩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投资,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更优质的运输服务,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中高端和个性化运输需要,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和人民需求结构的新变化。

按照这个发展思路,道路客运行业要破解结构不优、大而不强的发展瓶颈,必须将改革重点放在调整行业发展结构,扩大有效供给,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实现道路客运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引领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1、集约经营,构建高品质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道路客运行业到了“主动调整、精耕细作”的时代,道路客运行业只有补齐短板,解决好“多小散弱”的历史问题,才能为构建好高品质的道路客运服务体系夯实基础。因此,当前国家鼓励并购、重组、组建客运企业集团——通过资源整合、调整结构,提高客运市场集中程度、优化经营分工,逐步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的道路。

对道路客运企业来说,通过行业并购、合并等资本集约方式推进区域客运企业跨区域、跨层次有效资产重组,推动道路客运资源集约实现规模效应,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大型客运企业集团,减少无序竞争,在规模中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另一方面集约化经营通过经营主体和客运班线的整合,有利于区域内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对线路、车辆、站场、资金、员工等资源进行有效优化,有利于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对道路客运行业来看,道路客运企业集约化发展有利于推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受传统道路客运管理方式影响,较于其他运输方式,道路客运目前还处于较为粗放的发展状态,未能广泛深入运用现代科技。道路客运企业集约经营,有利于科技成果在企业的运用,实现运营设备、运输服务、安全监管的信息化,提高车辆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全面提升道路客运行业服务水平。

2、智慧服务,实现精准高效的服务供给

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调整过程中,道路客运市场空间不断压缩,客运量增幅与总量占比均呈下降趋势,这不仅反映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种新的资源整合和市场所需运力的再分配,更加说明多元化的交通出行方式使得旅客对出行方式的需求已上升到随机挑选和刻意追求便捷舒适的层次。目前铁路和民航不断推出更加人性化服务措施,而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形成有组织的运营实体和移动客运网络,造成了道路客运企业客源近年来的持续流失。因此在推进道路客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道路客运企业通过提供高品质、便捷化、定制化的客运服务供给来适应市场需求是关键。

——改革传统服务模式,推进服务流程的自助化。道路客运服务从售票、检票到出站核查,手续繁杂、技术含量低,既要投入大量人力成本同时效率较低,与如今简便快捷的旅客出行需求背道而驰,因此道路客运企业加快推进自助售票和电子客票普及程度,此外在车站安检、报班、检票等各个流程中注入更多智能化服务元素,加快道路客运企业的服务转型。

——优化客运资源,做好定制客运服务开发。道路客运企业积极借鉴电商模式,实现旅客需求信息和企业服务信息互通互联,既可让旅客了解班线运营情况,方便旅客预定出行;又可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将零散、分散的出行需求整合起来,开通定制班线,以此应对相关互联网企业冲击的被动局面。通过借助科技的力量,达到开辟网络客运市场、推进建立基于互联网平台便捷化道路客运信息服务的目的。

四、宜昌交运集团主动作为 顺应行业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发生深刻变革、面临风险和挑战日益增多的历史关口,道路客运企业抓住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趋势、加快型升级。为此,湖北宜昌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宜昌交运集团”)深入行业变革大潮,积极适应运输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加快服务效率和品质提升,探索自身发展空间,夯实企业发展后劲。

1、明确发展模式构建客运网络整合区域资源

道路客运产业市场供求关系面临失衡,道路客运企业只有顺应交通运输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趋势,对市场经营主体进行优胜劣汰,淘汰落后生产主体,才能转变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

在三峡城市群、宜荆荆城市群战略利好下,宜昌交运集团抓住传统道路客运产业转型发展契机,明确区域化发展+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模式,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手段,整合重组区域客运企业,灵活运用兼并收购、投资控股等市场化方式完成了宜昌区域客运企业的布局,区域内网络节点建设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公司重点围绕县市短途直达和渝东区域的班线,克服重重阻力,持续推进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目前公司化车辆经营比例达到45%。企业规模得到迅速壮大,班线经济效益持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企业整合区域资源奠定良好基础。2016年,由宜昌交运集团投资控股的湖北宜昌交运松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道路客运产业迈出了跨区域发展、构建跨区域的客运服务网络的里程碑。公司也以此为契机,加紧对该区域线路进行公司化改造,为开发鄂西北道路客运市场夯实基础,进一步推动道路客运产业规模化、网络化发展。

2、创新有效供给科技引领精准服务

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客运便捷化程度不断提高。未来五年,运输服务的开放程度将持续提升,各种生产要素愈加活跃,获取信息资源更加丰富与便捷,旅客需求更加多元。面对潜力巨大市场,道路客运企业要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主动对自身服务品质提质增效,主动适应和引领道路客运服务转型升级。宜昌交运集团主动尝试、敢于试错,以售票方式变革为突破,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服务流程智能化程度,深入开展本地区定制客运的市场调研,优化道路客运服务的供给能力。

——成功并入湖北省联网售票系统。依托于湖北省全省道路客运联网售票平台,宜昌交运集团电脑售票系统已经成功并入全省联网售票体系,实现与湖北公路客运(集团)有限公司、孝感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东方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等湖北省内重要道路客运企业的联网售票和联程联运。

——自助售取票逐渐普及。近几年,宜昌交运集团持续加强自助售取票系统的资金投入,自助售票机逐渐普及,布局至公司旗下主要车站,人工售票窗口从最多的10个缩减至2个。2015年,自助售票机售票额占公司城区五站总体汽车、船票窗口收入的24%,并呈现持续递增的趋势。

——信息查询准确化、客票销售电商化工作持续推进。顺应移动互联日益普及的发展趋势,宜昌交运集团探索多种形式的售票和支付模式,为方便旅客购票,公司与携程、微信等互联网公司合作售票,开辟移动互联网售票多种售票与支付渠道。不仅畅通旅客线上购票渠道,而且方便旅客查询班线信息,提升出行便捷程度。

3、彰显社会责任 民生交通 绿色出行

牢固树立、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的发展理念,让人民共享交通运输的发展的新成果,成为时下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共识。宜昌交运集团千方百计推动企业调整转型同时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己任,努力实现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完善四级客运网络,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在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政策指引下,在区域客运资源整合的基础支撑下,宜昌交运集团积极完善高效衔接的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创新打造“大容量、低票价、高密度、公交化”的班线运营模式,已陆续开通宜昌至兴山、宜昌至宜都、宜昌至长阳、宜昌至五峰、宜昌至远安五条城际公交;开通多条渝东山区直达班线以及宜昌周边各县市公交、城乡公交,极大方便城乡居民的公共出行,推动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公共交通服务。此举大力推动了区域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实现了运输服务品质跨越式提升,极大提升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为企业在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益寻找的平衡点。

——绿色出行,推广新能源汽车普及使用。宜昌交运集团近年来大力推广、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引导高端化、智能化的先进运输装备推广应用。目前所有全新投入城际公交、县市直达班线、客运专线,均为LNG清洁能源车辆,污染排放大幅降低。今年,宜昌交运集团又全新采购了30台宇通纯电动车,待配套设施建成后,将全部投入县市公交的运营。该批采购的电动车全部采用整车多位一体安全系统,全面提升车辆安全性能,此外PM2.5排放量为0,为推进绿色出行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4、强化战略合作 多联运输 运游结合

道路客运失去传统市场优势的事实已经毋庸置疑,道路客运企业在此种境况下,需要加强同行协作,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开展多样化的服务,充分发挥道路客运的比较优势。

——强化同行协作,创新道路客运发展模式。长途客运接驳运输是通过再造道路运输网络和运输组织新模式来应对道路客运面临市场冲击。宜昌交运集团积极响应,不仅加入全国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联盟成员单位,还在去年召集组建了湖北省长途客运接驳运输鄂西联盟,对宜昌、荆州、恩施、十堰等鄂西区域主要客运企业长途客运资源进行整合,积极推进湖北省长途客运接驳运输建设。联盟旨在通过加强企业联系,加强客运企业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来提高长途客运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车辆利用效率,开启道路运输企业合作共赢的新局面,提升道路客运服务水平,助推道路客运企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发展旅游客运,丰富道路客运经营模式。借助长江三峡的天然禀赋,依托企业“港、站、车、船”形成的经验优势,宜昌交运集团创新发展以旅游客运为切入点,大力开拓旅游服务市场。建设以宜昌汽车客运中心为主中心,以三峡游客中心和三峡游轮中心为副中心的宜昌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打造以三峡游轮中心为枢纽,以宜昌港、茅坪港、太平溪港和三斗坪港为支撑的“一主四辅”的公共旅游客运港站网络,初步建成长江三峡旅游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企业还斥资7000万元购置豪华旅游客车,打造出一支鄂西地区规模最大的旅游车队;完成五艘长江内河新型观光游轮的建造,成功开发并运营“交运*两坝一峡”、“交运*长江三峡”、“交运*景区直通车”、“交运*长江夜游”等产品。目前,公司矢志构建的长江三峡旅游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年旅客超过50万人次。

新常态下,大力推进道路客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服务经济社会和综合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要求,更是道路客运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必由之路。这不但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大力推进,还需要道路客运主动作为、精准发力,转变发展方式,增加高质、快捷、差异的服务供给,共同推动道路客运产业实现新的跨越。

 

第一作者简介:谢普乐,湖北宜昌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道路客运事业部总经理,湖北省运输与物流协会旅客运输分会会长,宜昌市劳动模范。

1